Search

我永遠都記得我媽曾說過她小時候很窮,很懷念吃燒仙草,燒仙草一定要坐在那個攤車上吃,因為燒仙草是神奇的...

  • Share this:

我永遠都記得我媽曾說過她小時候很窮,很懷念吃燒仙草,燒仙草一定要坐在那個攤車上吃,因為燒仙草是神奇的食物,冷了會結成凍狀。
      
那時候很小,大概才國小低年級吧?剛好跟教會一起環島時去高雄逛夜市第一次看見媽媽口中的燒仙草,當時身上的錢只夠買一樣東西,我選了幫媽媽買燒仙草,總覺得吃到燒仙草"是完成媽媽的夢想"的大事。那天晚上和大姊姊們一起逛夜市我都小心維護那碗燒仙草,深怕燒仙草不燒了冷掉變成凍,就這樣抱在懷中好好端回去給媽媽,那碗燒仙草是年幼的我覺得為媽媽做出最大的付出(記得媽媽的心願、犧牲自己難得來到異鄉夜市的享受、整晚緊緊抱著那碗燒仙草)。
   
沒想到媽媽在和婦女會的朋友們聊天,拿到燒仙草沒有特別感動或欣慰,只是把它放在桌上,也忘記她最後有沒有吃到一碗燒的燒仙草?但身為一個小孩能為大人做的不多,甚至能做一件讓他們說一聲謝謝的事都那麼困難,我永遠都記得『完成媽媽夢想很難』這道門檻。
    
 
會想起這件事,是昨天晚上建安喊著腰痛,把孩子趕開躺在地上準備做復健,沒想到他躺下去根本連一下都沒有復健,就打呼了,秒睡王真的沒辦法做任何躺著相關的復健,只能睡覺沒辦法復健。
   
小逑和小嘉覺得太稀奇就在爸爸旁邊看,想說是真的睡著嗎?我忙著做自己的事,突然小逑大喊:「爸爸笑了!!!爸爸笑了!!!爸爸邊睡覺邊笑!!!!!」小嘉和我圍過去看他的....儀容,長年睡覺皺著眉頭醒來也愁眉苦臉唉聲嘆氣的建安,非常難得的有安詳甜美的睡相。
   
 
但福福每次都很留意家人在不該睡覺的時候睡覺或是用他沒想過的方式睡覺(比如棉被蒙住頭或媽媽怎麼躺在沙發或平常不會睡的地方),他就會過去叫人。小逑為了避免睡夢中微笑的爸爸被小福吵醒,他守在爸爸旁邊攔阻貓咪跳過爸爸的身體(愈講愈怪異),小嘉說:『守護爸爸的笑容大作戰』
   
不過小逑張開雙手護住爸爸抵抗一陣子,小福還是闖過去,不小心就打到建安的臉,他從笑顏睡姿立刻大吼醒來:「幹!!!!嘛!!!!啦!!!!!煩捏!!!!走開!!!!!」小逑守護的笑容變怒容,守護失敗。
   
 
小逑沒有放棄,後來建安很難起身,他在我們一番掙扎弄來弄去吼來叫去後終於起身,小逑把走道清出一條無障礙空間(讓我想到道然的服務),建安因為太痛了,他還是沒有發現孩子的用心,只能大聲吼叫各種他的不耐,包括小逑沒寫功課這點。
   
    
當下當然是沒辦法勸也聽不了勸,但我立刻想起【媽媽和燒仙草】,這件小時候發生的事,這件事讓我在進入叛逆期時有很長的時間覺得媽媽永遠瞧不起我為她做的每一個付出,她永遠都看不見我維護的那些有什麼重要?即使我非常明白她對我們的愛,至於【接受愛】和【付出愛】是兩件事,建立孩子能愛的榜樣,是給予愛這件事;讓孩子在付出愛時有成就感,是大人接受愛,即使那個愛與付出微不足道也渺小或還不是對方需要的。
   
  
但不論接受愛或付出愛,兩端做出最重要的回應,就是感謝,很多父母覺得自己不論做什麼都成為壓力,孩子不知感恩;很多孩子在為父母付出時成為廢棄的或多餘的,父母根本不會感謝。
   
顯而易見父母並不是真的不能明白孩子給的愛,總是想再嘮叨或叮嚀兩句"不要浪費錢啦,我不需要"這也是一種愛的表達,但久而久之孩子對父母付出的成就感沒有建立起來,親子間愛的一來一往其實有傷也有洞的。
   
 
像建安之所以下意識就是採這樣的回應,是長年他都覺得不需要也沒必要為家人做什麼,他家沒有一個人會過生日,沒有人會互送禮物,或送父母禮物,因為爸媽總是除了不收外還會罵(也許只是唸,但表達起來非常嚴肅讓他覺得是罵),可能對錯太重要了,被鼓勵是對,被罵是錯,送禮物是錯,根深蒂固在建安的心裡。一直到我嫁進去後,反正對於一個什麼都沒做就黑化的台北媳婦來說,再黑也無所謂,強迫他不論是不是會被退貨或被唸或被罵,去付出就對了,被罵就被罵被唸就被唸,付出的都被當成廢物自己無憾就好。
    
   
經年累月總算累積出願意被接受的付出,漸漸明白媽媽需要的是什麼?媽媽也在多次經驗後摸索出一個坦然接受愛的禮物那種從容的態度和習慣,但這是我們幸運,有磨合出能給能收愛&禮物的一日,如果建安沒有遇見像我這麼強制的老婆或對愛很固執的信仰,他可能永遠保持那種拒絕的模樣(包括對我給的禮物也是,百般挑剔、對什麼事都不感恩,久而久之夫妻關係不出問題才有鬼)。
    
萬萬藉著這篇文提醒自己做父母,孩子還在身邊時,有千萬個可以對孩子表達愛的方式,也有千萬個叮嚀他們省錢、做好理財、不要浪費的時機點,千萬不要在孩子對你表達愛或鼓起勇氣祝福或守護你這種浪漫的時機沒有用"感謝"接下這顆球,自以為是的機會教育,讓他成為一個凡事計較、再也沒辦法有自信愛或有勇氣付出愛的人。


Tags:

About author
幾乎沒有邏輯分享著臺灣點滴和勇家的生活雜事, 類別嘛!家庭主婦的廢話該怎麼分類就那類, 唯一的邏輯就是愛臺灣而已。 沒有任何圖利, 唯願愛臺灣的人更多而已。 我們是勇家! 成員有一個爸爸一個媽媽和一個5歲女娃(陳勇嘉),三隻黑貓和一個已經晉升天使的寶寶陳勇貴。 阿勇(陳勇嘉)是全臺最小行腳368鄉鎮市行政區的勇士, 爸爸媽媽的環島次數逐漸逼近牛毛, (豪洨的啦!頂多是邱委員的髮量) 但我們一家真的非常愛臺灣, 希望我們行腳臺灣的一點一滴都能與粉絲團的大家分享。
View all posts